第一
斑鳖(2只) 中华鳖又称中华鳖,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其数量稀少,极其珍贵,是最濒危的龟种之一。世界上已知存活的龟类只有三种,包括苏州动物园的一种、越南童模湖的一种和越南宣汉湖的一种,分布于亚洲,中国在长江下游和太湖周围。2019年4月13日13时20分,中国唯一一只母龟在苏州动物园人工授精过程中死亡。屈居第二
加湾鼠海豚(12只) 万嘉鼠海豚,也被称为港湾鼠海豚、太平洋鼠海豚、小头鼠海豚和加州湾鼠海豚,是鲸目动物中最小的一种,是墨西哥加州北部海湾的特有物种。海湾鼠海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,被称为“海洋熊猫”。自1996年以来,它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。到2018年3月,他们只有12个人。由于栖息地狭窄,容易被渔网困住,这些是其危险的主要原因。第三名
爪哇犀牛(35头)
爪哇犀牛可以说是目前最稀有的猛兽了。全世界只有35只,是极度濒危物种。三个亚种中的两个已经灭绝。到目前为止,人类对爪哇犀牛的习性还不是很了解。一个原因是爪哇犀牛很少,另一个原因是即使生活在保护区,犀牛仍然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独自生活。原来爪哇犀牛的划分区域非常广泛,远不止爪哇一地,在中国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都有分布。但由于人类的不断破坏,印尼的爪哇岛成了它唯一幸存的地方。
第四名
远东豹(少于100只)
远东豹又称东北豹,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的俄罗斯远东、黑龙江、吉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森林中。目前,东北豹是世界上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。据国际最新统计,其种群数量未超过100只,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。它的濒危状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。栖息地破坏、偷猎和大量捕杀食草动物是远东豹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。
第五名
鸮鹦鹉(126只)
鸮鹦鹉是一种夜间活动的鹦鹉,全身布满黄绿色的小圆点。它是新西兰特有的,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会飞的鹦鹉。由于新西兰的人类活动日益增加,鸮鹦鹉的个体数量大大减少。到2012年,有126只鸮鹦鹉,包括78只成年鸟,极其稀少。猫头鹰鹦鹉从来不怕陌生人。它们受到惊吓时,一般不会动,有时会及时爬上树。但是因为不会飞,所以喜欢尝试从树上飞下来,直接导致伤亡。
第六名
白狮(130只)
白狮是克鲁格狮的一个变种,原产于非洲。白狮于上世纪首次在南非被发现。截至2009年,世界上只有大约130只白狮。科学家的研究表明,白狮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品种,生活在北极和其他寒冷地区。经过生物进化,这一物种逐渐消失,但白色毛色的基因至今仍存在于少数黄色非洲狮身上。所以最早在南非发现的白狮宝宝的父母都是毛色普通黄色的非洲狮,然后人工繁育形成了今天的白狮家族。
第七名
扬子鳄(130-150只)
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鳄鱼,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。它既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,也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。据估计,如今野生的短吻鳄只有130-150只,而且每年都在以4-6%的速度减少。我国已将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禁止捕杀。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延续下去,中国还在安徽和浙江省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。
第八名
红狼(200多只)
红狼是一种生活在北美的犬科动物。它的皮毛又厚又短,上身以肉桂红和棕褐色为主。红狼虽然也是狼种,但数量极其稀少,1980年在野外灭绝。现在生活在野外的红狼都是人工放养的。到2018年,野生红狼的数量已经下降到35只左右,人工饲养的红狼有100多种。在成为濒危物种之前,红狼广泛分布在美国东部的森林和沼泽中。
第九名
苏门答腊犀牛(200余头) 苏门答腊犀牛是犀牛属唯一现存的物种,也是现存最小的犀牛。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度危险(CR)。苏门答腊犀牛只分布在马来半岛,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分散分布,生活在雨林、沼泽和云雾林中。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,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,全球仅存200只。第十名
西伯利亚虎(366-406只)
东北虎就是我们所说的东北虎,世界上非常稀有的动物之一。东北虎分布在东北亚,即西伯利亚、朝鲜和中国东北。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偷猎,它的数量急剧下降。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,老虎的数量减少了95%,导致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现在面临灭绝的危险。到2015年初,全球野生东北虎只有500只。